今天是一个礼赞劳动、致敬劳动者的日子,劳动最光荣,奋斗最幸福。在春和景明的校园,“劳动”依然是永不过时的底色,历久弥新的主题。
![](/__local/2/9A/F9/3917D1206DE9CE18D27C3A762F9_CFF5476D_1B8A3.jpg)
疫情当下的“五一”劳动节,于每一位扎根岗位的后勤战线教职员工而言,更有着特别的意义。
面对风险急难,他们迎难而上,辛勤奉献在学校的不同岗位,全力以赴呵护校园、服务校园。动员全系统、防控全过程、运转全负荷,在“云端”、在图书馆、在寝室楼、在运动场、在食堂,在晨曦里、在风雪夜、在明灯下,在疫情防控各个部位,在松江北岸和兴隆湖畔,校园守护者以勤劳为笔,以奋斗为墨,大写出当下劳动者最耀眼的本色。
![](/__local/C/87/94/6341638259D788CC3C247467CD9_DDD8C251_24868.jpg)
注:后勤工人师傅合影时,不忘宣传下“五一”暖心活动,特意嘱咐要突显食堂标语。左起:龚滨江、于学志、王绍祥、彦荣、李学军、张云祥
![](/__local/0/0A/07/525E6D2DC3695B883D7DF060B84_B472BCC2_133AD.jpg)
![](/__local/2/50/F3/D62608F00D39977372006B6FA45_F123F1F7_1A104.jpg)
后勤处 于彦荣 摄
![](/__local/4/14/A3/86418C8D9ADDD6A97CBA8BCC6FC_32FB43E3_12A12.jpg)
注:松北校区食堂一楼的徐江、赵晓平师傅一直为孩子们用心做着“掉渣饼”。每次同学们来,他们都会多放生菜和肉,叮嘱孩子们一定要吃饱吃好。
![](/__local/6/EA/90/3B303ADA9136BC7F4E94C5795DF_87A8CD3A_192E0.jpg)
以上两图 辅导员 靖莹 摄
![](/__local/7/73/D3/35D070482D21921EBF2ECB8F711_BB75D6F0_1F19C.jpg)
学生记者 许莞卓 摄
![](/__local/1/C0/9C/0637856D6A0E47E8BB1A6C5B4BD_52EE6AFB_16619.jpg)
后勤驻校的教职工中有不少年近60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,他们说:“我们家庭负担不重,可以长时间坚守在学校。”可他们恰恰忽略了自己,在这个年龄的主题应该照顾好自己和被儿女照顾。
后勤人员既要为学校封闭管理期间师生的餐饮、洗浴、供水、供电、报修、消杀、垃圾转运清扫等提供保障,又要做到集中住校管理,确保24小时值班值守。这些朴实的师傅毫不懈怠,把责任扛在肩上、把标杆立在心中,以“严肃对待、严格管控、严守规矩、严明纪律”的姿态,坚决做好当前学校疫情防控工作,让爱洒满箐箐校园。
![](/__local/9/E7/8B/6AE91C5C3EBECCE809B9DBFCF18_CD25A2E8_1FA12.jpg)
辅导员 靖莹 摄
![](/__local/4/83/26/AB6083DD37B087DB197395FBDC1_605C3F11_1719D.jpg)
学生记者 许莞卓 摄
![](/__local/1/D5/4B/3E4F5BAE6F72324800672DAFF7E_998B4A5C_3F6D5.jpg)
注:每到早五点,刘发东师傅就会骑上心爱的小摩托,开始了一天的巡逻工作 保卫处 韩旭 摄
从迎着晨光熹微到披着长夜华灯,从漫步白雪皑皑到驻足繁华似锦,在校园内的每一个角落,保卫处的工作人员,时刻用忙碌的背影、坚实的脚步,写出保护校园最朴素的告白。
![](/__local/D/37/76/CA528C0050CBFD22511F0704D21_EC8EBB67_3997E.jpg)
注:可亲可爱的寝室阿姨。左起:姜海娟、金国慧、柏久英、孙中华、高英、刘慧荣
![](/__local/D/B2/CC/CDEF20369AE349A407ACC23E45F_9D3594E4_19D82.jpg)
学生处 于胜楠 摄
![](/__local/2/C2/23/20EADC042B6BD0EB4A98EB2CCF8_C630BC1D_1012C.jpg)
一位负责寝室楼宇消杀的阿姨在喷完消毒液后,瘫软坐地,平时不善饮酒的她竟然脱口而出一句耐人寻味的话:“我终于懂得,孩儿们常说的‘想想都醉了’的含义了”。
这是一个奋进昂扬、迸发活力的新时代,艰难压不倒精神,疫情挡不住发展。在疫情的严峻考验中,我们看到了,离学生最近的寝室阿姨挺身而出的坚强脊梁、休戚与共的责任担当;我们看到了,在关键时刻,在困难面前,我们每一个寝室工作人员始终和他们眼中的“孩儿们”紧紧抱在了一起,凝聚成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。
![](/__local/A/62/B4/B49DC8202E3AAA80CE63E468C84_7F9C098C_19838.jpg)
这些后勤职工大多正值中年,“上有老下有小”,是家里的“顶梁柱”,但一接到任务,他们义无反顾,卷起被褥、拖上行李毅然入校,哪里有服务,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。教室、办公室、闲置场所……这些都是他们住宿的地方。垫子一展就是床,只要在战斗,到处都是家!
微末见真章,在镜头之外许许多多,平凡而伟大的劳动者,在默默无闻的辛勤劳动。感谢每一个劳动者,你们用辛勤的付出,换来缤纷多彩的校园,这就是伟大的劳动精神。这种劳动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开拓进取,面向未来,弥足珍贵的宝贵财富;必将成为我们整装再出发,穿过风雨,呵护成长,坚不可摧的力量之源!
宣传部/文
鸣谢:学生处 于胜楠、信息与机电工程学院辅导员 靖莹 学生记者 许莞卓